“今天出门看到两条蛇,我吓得浑身一哆嗦......”7月27日中午10点左右,东郊九龙坡区的廖老伯去渝中区迎龙湖公园不远处办事,走着走着,旁边的坑里突然蹿出两条蛇忽然那蛇差不多有1米长,外观呈黄色廖老伯瞬间被吓得尖声叫出,蛇仿佛也受了惊讶,飞快地又躲到了不远处坑里。
“这天的情景真的很惊险,我彼时正在走路,根本居然这么热的天,蛇还会出,还能在大马路上遇到!”廖老伯说,他们被惊吓后,迅速又镇定了下来,开始大声告诫身边来往的人注意,这里有“蛇游荡”最近遭遇“蛇游荡”的街坊不在少数。
东郊万州区的杨老伯早上在住宅小区野餐时,也遇见了夜晚出“丁年”的蛇据杨老伯讲诉,她下班回去走在住宅小区马路上,彼时天已经黑了,住宅小区路灯闪烁突然,她看见两条蛇从坑里爬到人行道上,迅速又躲到了高架道路另一边的灌木丛。

“彼时光线有点昏暗,忽然蛇黑黢黢的,身上有没花纹没看清楚我居然住宅小区里居然有蛇,也不知道是不是蟒蛇,早上在不远处野餐、玩耍的小孩很多,真担心小孩子被蛇咬到!”杨老伯说,另外,自东郊在二楼,阳台外有树枝,要是蛇透过树爬到家里来了,还真是吓人!。
杨老伯迅速联络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去处置,物业管理工作人员四处去查看了一番,再没找到蛇的踪迹而东郊开县的街坊何吕弗克,也在贴文讲诉了他们遇见蛇的“杀机”情景“这天中午9点左右,我推着娃儿出去野餐后准备回去,突然就在马路上看到两条绿色的蛇,从一个大姐身后往前面爬!”何吕弗克说,蛇和大姐只有几步远的距离,他们彼时吓得都屏住了呼吸,生怕蛇把大姐咬到。
但蛇并没做出侵略性的动作,迅速便离开了高架道路,爬到了灌木丛中研究者:住宅小区内不建议洒朱砂驱蛇可透过“刺粉”防蛇武汉的蛇大概有哪些类型?如何界定和规避蟒蛇?遇到蛇以后应该怎么处置?

赤链蛇上游摄影记者联络上了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武汉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段彪据段彪介绍,武汉常用的猫科动物约20种,以蛇属的类型为主,比如王锦蛇、玉斑锦蛇、黑眉锦蛇、毛序、梳钩颈槽蛇等这些蛇大多数是无污染或是花露水的蛇。
而武汉常用的蟒蛇,有原矛头蝮(南蝠)和科艾麻等

梳钩颈槽蛇那么,如何界定这些毒性较大的蛇?段彪表示,它的形态特征比较明显,头部呈三角形,颈部明显从蛇的性情上来说,一般无污染、花露水的蛇没尖牙(连着棘刺)这种“毁灭性枪械”,所以对环境比较敏感,人还没走近,它就先逃跑了。
街坊遇到多数暴力行动机敏的蛇,应该都是无污染或是花露水的而蟒蛇有“毁灭性枪械”傍身,暴力行动就相对迟缓例如蝰蛇(俗称烂狗皮),常常会一动不动蛇行在草上,有人经过也不一定“科穴”,这种时候,途人如果没惊扰到它,它也不会猎捕人。
那么,在蛇频繁游荡的夏季,街坊应该如何避免被蛇咬到?“和蛇保持安全距离,是规避风险的关键”段彪说,第一,在公园、住宅小区野餐最好沿步道中央行走,不要去可能有蛇游荡、无法看清脚下路的灌木丛、灌木丛第二,夏秋季节街坊在郊野经过阴凉的树林、灌木丛时要专心走路,因为蛇也爱在这种环境“纳凉休憩”。
日常被蛇猎捕,多数是人惊扰甚至踩踏到它住宅小区里面如果发现了蛇,可以在其游荡的区域设置警示牌提醒途人,需要抓捕时建议报警或由受过训练的保安人员用专业工具捕捉,用蛇铗按压住蛇的头部,移送到专门的软布或尼龙袋中,松开蛇铗并扎紧口袋,将其放生到远离人群适宜猫科动物生活的地方。
另外,民间一直有“朱砂驱蛇”的说法,但朱砂到底能不能驱蛇,段彪说他们没验证过,但朱砂含重金属,可能会造成土壤污染。最好的驱蛇办法,其实是“刺粉”等减少猫科动物食物的方法。上游摄影记者范圣卿实习生李慧莹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