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思特威拟科创板IPO,已启动上市辅导2.射频芯片厂商唯捷创芯拟科创板IPO,已接受上市辅导3.【IPO价值观】业绩亏损加之毛利率走低,容汇锂业如何持续加码主业?4.汇顶科技10亿元总部项目落地成都,聚焦CMOS等领域
5.立讯精密耗资60亿元控股和硕子公司:苹果代工厂逐渐大陆化!6.优迅柯炳粦:满足客户对国产芯片的迫切需求,加快产品迭代7.【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1.58% 闻泰科技2020年净利润预增高达123%1.国内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思特威拟科创板IPO,已启动上市辅导
集微网消息,1月29日,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发布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特威)提交上市辅导备案信息,其上市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1月22日开始上市辅导备案登记。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据悉,思特威此次拟科创板上市2011年成立的思特威,专注于CMOS图像传感器及高端成像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凭借2014年第一颗量产化芯片产品SC1035,成功迈进安防应用领域并迅速扩大市场。
自2017年起,思特威已多年稳居安防领域出货量龙头地位,同时市占率仍在连年攀升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实力与优异的产品服务,思特威在其他细分领域应用市场亦硕果累累此前成功收购深圳安芯微电子(Allchip),让其迅速打开了车载电子市场。
此外通过3年的前瞻性布局,思特威在2020年消费级机器视觉领域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出货量亦全球领先目前思特威的产品被大量应用在安防监控、无人机、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可视门铃、智能电视等)、智能教育(翻译笔、智能白板)、人脸/生物识别支付、物联网生物识别门禁等等新兴智能化可视应用终端。

思特威主要采用 Fabless 经营模式,以产品的研发、设计作为生产重心,同时参与部分产品的封装与测试环节近两年的迅猛发展,让思特威得到了业内外的高度关注据悉,多家业内知名企业已经与其建立了长期商业合作,同时,思特威目前已获国家大基金二期、华为旗下哈勃创新、小米产业投资基金、联想创投以及红杉资本等多家明星资本的相继投资。
作为多元化、智能化高端CMOS图像传感器代表企业,思特威依托科研团队丰富的行业积淀以及在智能影像方面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眼光,多年保持着销量翻倍的增长势头并且得到了各应用领域头部企业的认可与青睐(校对/Candy)。
2.射频芯片厂商唯捷创芯拟科创板IPO,已接受上市辅导

集微网消息,1月2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局网站发布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唯捷创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接受辅导公告,辅导机构为中信建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天眼查资料显示,唯捷创芯成立于2010年6月2日;2015年6月29日,其从“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并于2015年12月3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017年2月13日,其向全国股转系统公司报送了终止挂牌的申请材料,正式从新三板摘牌退市。
集微网了解到,自成立以来,唯捷创芯一直专注于射频前端及高端模拟芯片的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智能终端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射频天线开关模块和射频前端集成电路模块,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目前,唯捷创芯拥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PA、开关等终端芯片已经大规模量产及商用,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超过22亿颗芯片。

在技术研发方面,通过长期的积累,唯捷创芯在射频前端的关键技术上获得授权及已申请的发明专利总数已超过60项,国际PCT申请30项;其中,24件PCT申请欧美授权,并有11项已获美国专利授权同时,已授权超过80项的相关集成电路产品布图,掌握了射频前端设计领域的核心技术。
作为国内PA行业的中坚力量,唯捷创芯一直在坚持加大研发投入,自主创新,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多款产品的性能已经达到国际一流产品的标准除了在现有产品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外,其还在大力投入到下一代产品中,目前5G产品已量产交付。
(校对/Lee)3.【IPO价值观】业绩亏损加之毛利率走低,容汇锂业如何持续加码主业?

集微网消息,在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之时,也掀起相关产业链的需求热潮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7.3%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当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爆发阶段,对产业链的影响也是相对应的。
锂离子电池行业和锂产品行业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其中,江苏容汇通用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容汇锂业”)作为锂产品及深加工锂产品的厂商之一,基于其优质的客户资源体系,成为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商为持续加码扩产,提高产能利用率,容汇锂业向科创板发起冲刺,目前其IPO已进入问询阶段。
业绩亏损,毛利率下降资料显示,容汇锂业主要从事基础锂产品及深加工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的生产与研发,是合成磷酸铁锂(LFP)、镍钴锰酸锂(NCM)及镍钴铝酸锂(NCA)等在内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必须的关键基础材料,并最终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产品。
2017年至2020年1-6月,容汇锂业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296.17万元、9,843.24万元、2,345.91万元和-5,191.7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976.73万元、9,001.59万元、2,193.54万元和-5,213.78万元。
容汇锂业解释称,2020年上半年亏损的主要原因系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开工严重不足,又恰逢进入行业调整期,锂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从招股书可知,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碳酸锂产品的销售均价分别为81,081.66元/吨、69,301.76元/吨、66,032.22元/吨和38,100.94元/吨;氢氧化锂产品于2018年末投产,2019年产生销售,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氢氧化锂产品的销售均价分别为63,422.30元/吨和41,223.04元/吨。

可见,容汇锂业的两大主营产品单价都呈逐年下滑趋势,成为其营收下降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容汇锂业还表示,未来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新冠肺炎疫情、行业政策、行业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市场需求波动、战略客户需求未及预期、在手订单无法按期执行等原因可能对公司经营业务产生影响,并导致公司经营业绩继续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容汇锂业对其2020年度业绩做出亏损的预测,与近年来其毛利率水平持续走低也息息相关招股书披露,最近三年及一期,容汇锂业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1.13%、29.38%、20.65%和2.71%,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对此解释是,在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全球经济形势不乐观、且受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转型当口,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整体盈利能力下行从以上世界主要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和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的毛利率水平来看,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整体毛利率水平处于下行态势,且与同行相比,容汇锂业的毛利率水平在前两年还能略高于同行,而2020年上半年,已大幅低于国内同行厂商,与国外厂商同病相怜。


而从锂产品行业的毛利率来看,容汇锂业仍处于较低位水平,低于大部分锂产品企业在面对业绩亏损的压力之下,容汇锂业不仅产品单价和毛利率持续走低,其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带来的隐患也不容忽视,为其长远发展埋下了不定时的“炸弹”。
客户和供应商均较为集中行业周知,锂离子电池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高、资金门槛高容汇锂业的客户资源偏重于锂产品与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如洛克伍德锂业、当升科技、杉杉股份、格林美、合肥国轩、永正锂电等,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也是境内外上市公司,亦是国内外重要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厂商诸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LG化学、韩国SKI、三星SDI、松下电器等的主要供应商。
据招股书披露,容汇锂业的前五大客户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3.66%、87.82%、71.46%和72.04%,容汇锂业客户较为集中与公司下游锂离子电池行业集中度较高有关从容汇锂业的产能情况来看,其自身产能规模目前受限,大部分产能已被用于满足上述客户的订单需求,因而对募资扩产,提升公司承接订单能力并增加第三方客户数量较为关键。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容汇锂业已与韩国SKI和德国大众有长期合作关系,分别长达7年和10年之久数据显示,已与韩国SKI签订了为期7年的碳酸锂与氢氧化锂供应协议,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12月31日将累计向韩国SKI指定的在其供应链内的企业提供不低于10,900吨且不高于20,500吨锂盐产品;2022年至2027年期间,公司将与韩国SKI在上一年的11月15日前确定下一年的碳酸锂与氢氧化锂的供应量,暂定2022年至2027年将累计向韩国SKI指定的在其供应链内的企业提供不低于54,100吨且不高于172,700吨锂盐产品。
公司亦与德国大众签订了为期十年的战略供应协议谅解备忘录,拟于2022年一季度起每年向德国大众或德国大众指定的一级供应链内的生产商供应氢氧化锂产品这两大长期合作客户如若由于自身战略或客观原因减少或推迟对容汇锂业的采购,对其销售收入、产线建设、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存在较大风险。
在前五大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之外,容汇锂业的供应商也较为集中,且主要原材料是海外进口,在全球疫情的局势下,加之资源开采的难度和产能饱和度,对其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容汇锂业的前五大供应商占公司采购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9.13%、 83.02%、68.70%和59.60%,容汇锂业的供应商较为集中。
容汇锂业表示,公司供应商较为集中与上游 原材料锂精矿行业集中度较高有关,全球锂资源供应高度集中于南美盐湖卤水与澳大利亚固体锂矿,而其锂精矿绝大部分采购于澳大利亚的格林布什锂矿(Greenbushes)、澳大利亚的皮尔戈奥拉钽锂矿(Pilgangoora)和巴西的米布拉锂钽矿(Mibra)等。
此外,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对全球锂矿资源的需求度提升,如若新的锂矿开采和投产不及时,也未能缓解其资源的集中度问题,而这对容汇锂业已是迫在眉睫(校对/Lee)4.汇顶科技10亿元总部项目落地成都,聚焦CMOS等领域
集微网消息 1月28日,成都高新区举行了“开门红”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此次落地的1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77亿元,涉及数字生态、芯片设计封装、装备研发制造、医药研发、智能诊疗、5G通信、高端光学等领域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14个项目包括汇顶科技西部研发及生态总部、阿里巴巴数字科技生态基地、利普芯微电子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及区域总部、鼎桥通信5G行业终端与应用创新中心、辰创科技成都智能雷达研发及生产基地等其中,汇顶科技宣布拟投资10亿元在成都高新区投资建设西部研发及生态总部项目,开展CMOS图像传感领域、音频软件解决方案和低功耗蓝牙等相关领域的研发业务。
(校对/小北)5.立讯精密耗资60亿元控股和硕子公司:苹果代工厂逐渐大陆化!
集微网消息 正如国内某ODM巨头企业人士两年前向笔者表示:“我觉得笔记本代工市场,未来会如当前的手机市场一样,中国台湾厂商的竞争力将会削弱,而国内的代工厂将会崛起,这只是时间问题”这也是国内ODM厂商从手机和平板市场跨越到笔记本市场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手机和平板市场已经十分饱和的情况下,3C领域唯有笔记本仍是大陆ODM厂商和OEM比较薄弱的领域,正因此,两大手机ODM厂商华勤科技和闻泰科技纷纷进军笔记本市场,并且取得了联想和华为的订单。
而在全球3C领域利润最高的苹果供应链中的代工领域,几乎都为中国台湾厂商所霸占,对于ODM龙头厂商而言:“在手机领域,能否拿到苹果手机的订单也成为下一个‘梦想’”当然,苹果代工厂为中国台湾厂商所霸占的局势,正在逐步被改变,大陆厂商的崛起,已经若隐若现!。
立讯精密,A股手机概念股龙头,作为苹果核心供应商,在过去的近十年中,其通过一步步与苹果深度合作,已经从此前最初的连接器配件厂商,发展到为苹果提供TWS耳机代工服务,而其在2020年和2021年的两笔收购案,也再次预示着,其下一步将朝着为苹果提供更多代工服务进军。
先斥资33亿元收购江苏纬创/昆山纬新再花66亿元收购和硕子公司时间回到2020年7月,立讯精密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及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WIN SMART CO.,LTD. 签署了《收购框架协议》:立讯精密(或控股子公司)拟与立讯有限共同出资以现金收购WIN直接及间接控制的全资子公司纬创投资(江苏)有限公司及纬新资通(昆山)有限公司的100%股权。
据其披露,协议各方基于2020年3月31日目标资产的拟制性报表净资产初步确定交易价格约为人民币33亿元(含税价),其中立讯精密(或控股子公司)计划出资不超过6亿元,对收购标的不构成控股立讯精密表示:“本次收购框架协议的签订系基于公司多年以来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深度沉淀以及对消费电子业务的中长期战略布局,符合公司可持续发展规划。
如本次股权收购成功,将可拓宽公司现有产品的销售渠道,与公司现有业务产生有效协同,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这笔收购案,被业界视为立讯精密进入代工领域的关键性铺垫!到了2021年1月28日,立讯精密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及全资子公司立讯精密有限分别以自有资金57.6亿元和2.4亿元与常熟立铠共同对日铠电脑进行投资。
投资完成后,公司直接及间接累计持有标的公司50.013%股权,对标的公司形成控股公告显示,立讯精密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投资的议案》,董事会同意立讯精密及全资子公司立讯精密有限与铠胜控股、日丽国际、常熟立铠、日铠电脑签署《日铠电脑配件有限公司增资协议》及《股东协议》,同意立讯精密及全资子公司立讯精密有限分别以自有资金人民币576,006.22万元和23,993.78万元与常熟立铠共同对日铠电脑进行投资。
投资完成后,立讯精密直接持有标的公司48.013%的股权,立讯精密有限持有标的公司2.000%的股权,故立讯精密直接及间接累计持有标的公司50.013%股权,对标的公司形成控股;常熟立铠持有标的公司3.500%股权,投资金额12,596.74万元;标的公司原股东日丽国际将持有标的公司46.487%股权。
据业界人士透露,日丽国际为和硕全资子公司,铠胜为和硕旗下上市公司,已于2020年从台股退市;日铠电脑即为立讯与和硕在原铠胜业务基础上增资扩股形成的“新铠胜”,其中立讯精密成为控股股东,持股50.013%,和硕持股46.487%,因此猜测,常熟立铠为日铠电脑的核心骨干持股平台,所以出资量较低而股权较高。
据产业链信息透露,日铠电脑2020年收入约为180亿元人民币,是苹果的核心结构件供应商之一;其中包括100亿左右的Top Module和80亿左右的金属件,金属件中包括平板、笔记本、手机的机壳和部分金属小件。
对于此次资本运作,立讯精密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与全资子公司立讯精密有限本次增资日铠电脑,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司在电脑及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模组领域的战略布局,并提升在电脑及消费电子产品的垂直整合与同步开发的协同效益,符合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多元化部件方案提供商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战略,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立讯精密一路进击成为平台型企业苹果代工厂逐渐大陆化回顾立讯精密过去近十年的发展可以发现,其以连接器起家,最初的业务主要在笔记本电脑市场,随后,紧抓智能手机市场的兴起,并与苹果取得深度合作,但在整个过程中,都属于供应配件。
这种情况持续到2019年TWS耳机市场的爆发,立讯精密开始为苹果提供TWS耳机的代工,而这也开始了它的代工之路事实上,从立讯精密目前的业务也可以看出,在现有的业务基础上,其业绩很难维持继续快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其只能继续拓展新的业务,而在过去几年中,其一直与苹果深度绑定合作,此前其将多种产品打入苹果供应链,也为其接下来的代工做好了铺垫,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从富士康出身的立讯精密掌舵人,其实是在效仿富士康的模式。
事实上,对于立讯精密而言,上述两笔资本运作的最终目的,无疑还是对产业进行整合,最终实现平台化运作据业界人士表示:“苹果手机组装难点除了产品精度高之外,核心在于Top Module(即显示屏全套组件)和Housing(即金属机壳)和后道组装关联性很高,故而只有掌握了Top Module+Housing+组装全套工艺的厂商(如鸿海)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水平;立讯精密此前已经通过收购纬创切入苹果手机组装,此次增资日铠电脑获得了Top module和Housing能力,已经补全了所有能力,将打造类富士康的定位。
”“与此同时,铠胜原来就是苹果手机Top Module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平板、笔记本、手机金属机壳核心供应商之一,立讯精密入主后,将携和硕一起对日铠电脑工艺能力继续补强;日铠电脑也将成为立讯与和硕两大苹果手机组装厂的核心供应商。
”从这方面来看,无论是对立讯精密进军平台化还是日铠电脑业务的提升,都是双重有利效应在业界人士看来,本来苹果原有的手机组装厂只有三家——富士康、和硕以及纬创现在立讯精密收购纬创,再通过日铠与和硕加强合作,格局上形成富士康与“和硕+立讯”的格局。
而从立讯精密目前的产品来看,已经囊括天线(包括LCP天线和AIP天线)、声学、TapticEngine、VCM马达、无线充电、连接器、光学(立景)、SiP&SMT、金属小件,已涵盖除了显示屏、芯片、电池、玻璃盖板之外的所有核心零组件。
而在2020年8月份,市场还有传闻,由苹果牵线,立讯精密或将收购高伟电子,这也将进一步巩固立讯精密在光学产品的实力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立讯精密的并购案还是蓝思科技的并购案,其实从本质上讲,并非仅仅企业自身实力的验证与产业的整合,而这背后,更多的还涉及到苹果对其供应链的整合,甚至可以说,这背后的主导权,一定程度在苹果手中!
苹果对供应链的整合,不仅仅体现在立讯精密方面,同时,包括在蓝思科技、比亚迪、长盈精密等都得到了体现如蓝思科技收购可成目的同样也是为苹果提供代工,比亚迪和长盈精密目前也是苹果相关产品的代工厂,这也就意味着,从苹果代工供应商名单方面来看,中国大陆的厂商数量正在逐渐增加,且这种趋势在未来还将继续加强!(校对/Wenbiao)。
6.优迅柯炳粦:满足客户对国产芯片的迫切需求,加快产品迭代集微网消息 1月16日,2021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年会暨中国IC风云榜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迅”)荣获2021中国IC风云榜“年度新锐奖”。
优迅董事长柯炳粦在接受集微网采访时表示,2020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和地缘政治的阴影下,优迅公司却实现了销售额同比增长50%、利润同比增长51%的逆势成长这源自于专业服务、持续创新的企业精神可以预见2021年市场持续向好,优迅将继续本着厚积薄发精神,满足客户对国产芯片的迫切需求,加快产品的迭代。
逆势而上的2020据柯炳粦介绍,2020年,优迅完善了4G产品布局从细分领域来看,过去一年,优迅在接入网、企业网、数据中心等领域实现销售的全面开花,均取得了规模效应传统接入网领域,优迅已经是“二分天下有其一”,在这一领域,优迅布局较早,产品线比较齐全,在指标、应用等方面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与此同时,该公司5G基站产品也取得突破,蓄势待发其25Gbps和10Gbps芯片组已进入小批量样机阶段,验证效果符合预期具体到产品方面,连续模式跨阻放大器TIA产品UX2066和10G PON ONU收发器UX3360在国内市场占据40%市场份额。
UX3263、UX3461、UX3463等一系列技术门槛极高的新产品得以成功开发,在国内尚属首创之所以能在疫情、地缘政治等复杂形势下,取得上述成绩,柯炳粦将之归因于专业服务、持续创新的企业精神具体而言,首先是产品定位。
柯炳粦认为,客户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产品的定位上,优迅深度匹配国内著名系统设备厂商,甚至以定制的方式来做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其次是技术积累作为业内最早采用低成本的CMOS工艺的厂商,优迅在掌握高速收发芯片设计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关注低功耗高速识别技术,设计、工艺、应用技术多位一体,打造高质量、高性价比产品。
最后是公司团队高效工作在做好疫情防御的基础上,迅速从疫情中恢复生产,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团队共同努力,未耽误研发计划,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市场正是这一系列积累与应对,让优迅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20年,及时抓住机遇,如鱼得水,逆势而上。
2021的机遇与挑战展望2021年的市场,柯炳粦认为,一方面疫情改变了宽带接入、家庭网络的需求,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的需求增加,流媒体和在线游戏相关流量显著增长,而这种现状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因此,4G PON长期宽带接入网需求将继续向好。
而这恰是优迅的传统优势领域适应并满足远程办公需求,长距离通信需求增长,这对更安全、高效的通信设施提出要求,在此基础上实现性能提升另一方面,1月12日,工信部召开全国5G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下一步要提升服务能力,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加强5G网络覆盖,增强网络供给能力。
5G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未来主要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国产替代带来的机遇仍将持续在柯炳粦看来,创新引领,技术突破是抓住这一机遇的唯一选择过去数年,优迅持续加大高端芯片研发投入,2020年其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到18%。
同时该公司还承担了一些国家重大项目,研发大规模高速数据中心和5G通信网络的重要支撑产品,解决部分卡脖子领域当然,机遇之外,挑战也同样存在当前全行业面临的产能紧缺问题便是其一在柯炳粦看来,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影响、芯片需求增长、厂商备货等因素都是造成当前全行业产能紧缺的原因。
不过这并不会给优迅造成太大的困扰,充裕的资金和稳定的产品让该公司可以有较好的市场预测和备货管理机制,这些正可消解产能紧缺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产能不足的风险,优迅将与合作代工厂继续携手面对,提前锁定产能,并加大备货投入,同时寻求更多合作商、供应商分摊产能风险,加强对第二供应商的储备。
基于对产业和市场趋势的预判,未来优迅将继续秉承厚积薄发精神,持续积累,满足客户对国产芯片的迫切需求当前,高端芯片仍然是中国的短板,作为国产光通信芯片的代表,优迅已经启动了高端的100Gbps、400Gbps芯片组的研发。
要实现国产替代,要求国产芯片不仅要能用,还要好用,且批量稳定做客户急需的产品、倾听客户的意见、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是优迅始终如一的产品和市场策略柯炳粦表示,抓住未来几年的国产替代机遇,优迅将对标国际一流企业,实现倍增性发展,推动中国芯片走向全球化。
(校对/清泉)7.【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1.58% 闻泰科技2020年净利润预增高达123%
集微网消息,A股三大指数今日宽幅震荡,最终集体收跌,其中沪指下跌0.63%,失守3500点大关,收报3483.07点;深证成指下跌0.61%,收报14821.99点;创业板指跌幅达到1.04%,收报3128.86点,本周累计跌幅达到6.83%。
两市合计成交9522亿元,行业板块呈现普跌态势,民航机场板块逆市大涨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25.33亿元半导体板块表现较差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18家半导体公司作了统计。
在118家半导体公司中,29家公司市值上涨,其中东软载波、捷捷微电、欧比特等涨幅居前;89家公司市值下跌,其中富满电子、圣邦股份、大唐电信等跌幅居前对于后市大盘走向,东北证券分析,春节前市场将可能再次陷入资金反复博弈、有人离场有人进场的轮动阶段。
考虑到短线指数大幅回落,预计市场短线或存在如隔夜外盘一样的盘中反弹,但是节前整理整固是大格局,更多注意的是配置结构的优化,比较合理的是抱团股松动后,博弈超跌绩优的中小盘股的修复机会,这可能是春季行情后半段的重要方向。
全球动态
美股方面,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小幅上涨300.19点,涨幅为0.99%,报30603.36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小幅上涨66.56点,涨幅为0.50%,报13337.16点None小幅上涨36.61点,涨幅为0.98%,报3787.38点。
大型中概股中,阿里巴巴涨0.29%,百度涨3.24%,网易跌1.55%,拼多多涨1.84%,微博跌6.69%,爱奇艺涨0.60%,好未来跌4.12%,新东方跌1.75%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59.99点,涨幅2.09%,报2935.12点。
美国大型科技股FAANG,脸谱网跌2.62%,苹果跌3.50%,亚马逊涨0.16%,谷歌A涨1.88%,奈飞涨2.93%欧洲股市方面,英国富时100指数小幅下跌0.63%,报6526点法国CAC40指数小幅上涨0.93%,报5511点。
德国DAX指数小幅上涨0.33%,报13665点亚太地区方面,截至今日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94%;日经下跌1.89%;韩国综合下跌3.03%个股消息/A股科森科技——1月29日,科森科技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
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00万元到-240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500万元到-4100 万元闻泰科技——1月29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到28亿元,同比增加91.45%到123.36%,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2.54亿元。
闻泰科技称,受益于公司通讯业务进行国际化布局优化了客户结构,2020年国内国际一线品牌客户出货实现了强劲增长长信科技——2020年净利润高达10.5亿元1月29日,长信科技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亿元-10.5亿元,同比增长6.45%-24.20%,上年同期盈利为8.45亿元。
长信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以北美消费电子巨头为代表的国内、外电子客户群体对中大尺寸NB、PAD订单快速增加的情形,减薄产能持续承载较大压力,目前新产线正在快速建设,近期持续将有新的减薄产能不断投入。
个股消息/其他AMD——“缺芯”已成为集成电路行业的关键词之一,AMD同样面临芯片供应短缺的问题AMD CEO 苏姿丰表示,2020年公司总体需求超预期,至2020年底面临着部分芯片供应限制,预期今年上半CPU仍将持续短缺。
大立光——大立光诉先进光侵害商业秘密案二审结果出炉,民事赔偿部分仍维持一审判决,即先进光需赔偿大立光15.22亿元新台币(单位下同)该案可追溯至2012年,大立光于2012年及次年陆续对先进光及其他共同被告提出侵害著作权及营业秘密的刑事及民事诉讼,求偿金额高达140亿元。
三星电子——一边是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大幅提升,一边是车厂减产停产,由芯片缺货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逐渐扩大三星电子近日警告称,全球芯片短缺对汽车制造商造成冲击,而晶圆厂急于处理此次危机,智能手机芯片订单的交付可能会受到影响。
集微网重磅推出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简称集微指数,是集微网为反映半导体产业在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为投资者跟踪半导体产业发展、使用投资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数集微网观察和统计了中国“芯”上市公司过去一段时间在A股的整体表现,并参考了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营收规模,从118家集微网半导体企业样本库中选取了30家企业作为集微指数的成份股。
样本库涵盖了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装与测试、分销等半导体领域的各个方面截至今日收盘,集微指数收报4767.63点,跌76.42点,跌幅1.58%【每日收评】作为长期专题栏目,将持续关注中国“芯”上市公司动态,欢迎读者爆料交流!。
(校对/Arde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